新型智能雷電災害預警系統設計
0引言
雷電災害發生的瞬間會產生巨大的電流、電磁波、超高的溫度以及對地面具有強烈沖擊的有效沖擊波。按照不同的放電現象,可以將雷電災害分成多種性質,現階段人們更多研究的是云層放電以及對人類傷害較大云地放電,上述兩類放電現象又被稱為云地閃和云間閃。根據我國有關部門研究統計,地球上每秒鐘越有超過1 800 個雷電活動區出現雷電災害,這些雷電區可以產生每秒1 000次以上的云地閃和云間閃。在雷電發生的瞬間,強大的閃電電磁波的侵蝕會造成人員直接傷亡或者周圍物體或基礎設施部分甚至全部功能喪失,從而產生嚴重的經濟后果。從傷害范圍和綜合傷害程度上來看,雷電災害已經成為我國最嚴重的氣象災害之一,我國屬于全球范圍內雷電高發區,對于雷電災害的準確預測和相關預報研究,已經成為我國相關部門急需解決的問題雖然雷電災害的發生速率較快,但是通過科學技術進行合理的雷電災害預警防護是可行且有效的。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相關科技的不斷發展,尤其是無線.傳感網絡和電機計算機技術的革新,具有無線傳感自動化特征的雷電探測定位預警,已經成為一個專有的研究領域。其研究原理主要是探測雷電發生時的光波、音效、電磁波等可測信號,對其放電類型進行有效預測,這些在天氣監測和預報中均起到主導作用。目前國內市.場上的雷電災害預測系統整體產品雖然已經可以做到快速預警,但是單一產品的有效輻射區域較小,其核心.原因在于信號傳感的限制。對此基于無線傳感網絡技術,設計了新型雷電災害預警系統,在保證預警速率的前提下,通過利用無線傳感技術,提高預警系統的有效傳輸距離,從而提高預警系統的有效輻射區。1基于無線傳感網絡的智能防雷雷電災害預警系統設計
基于無線傳感網絡的雷電災害與預警系統主要由雷電數據采集模塊、系統定位模塊、系統數據傳輸以及系統電源模塊構成。雷電數據的采集模塊其核心是一個360度全方位感應式雷電無線傳感器。該傳感器支持四周全方位信號數據探測,可以有效獲取雷電電磁波信號;定位模塊整體采用了BD/GPS雙模板芯片,該芯片可以提供系統自身的經緯度信息以及雷電災害發生瞬間的時間信息,此外該模塊可以提供1pps格式信號,保證系統數據傳輸的同步精度系統數據傳輸通信串口可以完成系統數據信息的無線傳輸,實現雷電災害的預警。以下為系統各部分的設計過程。1.1 360度雷電傳感器
360度雷電傳感器是基于無線傳感網絡技術,設計的系統前端數據傳感部分,該傳感器主要負責雷電信號的采集和初步傳輸工作。傳感器采用雙通道模式,可以分別記錄雷電云間閃以及云地閃不同時期的電磁波脈沖次數A利用LED陣列數據,集中顯示當前云地閃的實時強度。因為通常情況下,云地閃一般出現于云間閃之后,所以當LED陣列數據出現響應時,云間閃的記錄一般已經出現了高頻次數據。此時,預警數據被后續模塊傳輸,實現預警觸發??刂破骺梢酝ㄟ^數據內部記錄的云地閃以及云間閃數據,對雷電預警觸發點進行判斷,并輸出雷電電平信號。雷電觸發信號具有兩個通路,分別對應云地閃和云間閃,傳感器結構如圖1所示。
設計的雷電傳感器采用了電磁感應原理,利用有效機械活體部件,可以對大范圍內的電磁場進行檢測,并輸出對應電磁波信號。天線接收到的雙通道電磁信號,需要通過保護電路對信號進行放大處理。對此,設計的雷電信號傳感器在前端職安置了單管放大器,實現電信號正向放大。通過增益電路,保證電壓調制為0. 30 dB,確保雷電信號匹配周圍動態信號范圍。傳感器同時使用了無源帶通濾波器,對方打后的電磁信號進行濾波處理。帶通濾波器主要由單項高通濾波電路和單項低通濾波電路組成,其主要功能在于保證電路參數與電磁信號的動態監測范圍重合,對輸出信號進一步放大,最大增益值可以達到70 dB,最后緩存到信號通路中。雷電傳感器的無端控制器采用ARMCortex內核芯片,工作頻率為72 MHz。芯片內部包含了一個高速存儲其,最高閃存為128 K字節,SRAM包括20字節”。具有103個12位ADC采集器、2個PWM定時器以及4個通用性TRT定時器。芯片主要負責協調傳感器內部天線、濾波器等原件工作,保證傳感器信號接收和傳輸工作的穩定性。
外部的電源天線可以對定位模塊進行供電,而定位模塊則負責檢測雷電傳感器天線的接收狀態和線路保護狀態。傳感器將接收到的電磁波信息傳送給定位模塊內的雙模射頻芯片,在芯片內部進行數據放大,再經.過混頻后進行下級中頻濾波處理。處理后經過AD轉化成數字信號,傳送給基帶芯片?;鶐酒邮盏竭@些信號和串口電路傳送過來的拆分信號后,通過串口輸出數據并生成1pps信號。模塊使用的信號格式為NEMA標準信號格式,在該格式下,數據字符使用ADCII 字符。傳輸方式使用“語句傳輸”,每個語句代號為“&”、“會話ID’ “語句ID’ ‘數據體”等。傳輸數據字段以逗號進行分割,語句末尾添加資源尾綴“CHECKSUM。每行語句包括回車和“&”,最多為57個語句字符。設計定位模塊語句結構如表2所示。1.2系統定位模塊
定位模塊主要用于提取系統的時間地點即經緯度信息,保證系統采集同步,并與上述傳感器進行對接,繼續信號傳輸。定位模塊以D303芯片為核心,支持BN2B1 /GPSL1雙頻率雙模導航定位模式,包括BN2B1單核GPSL1單核以及雙向雙核三種工作模式。系統內模塊尺寸為16 mmx12.5 mmX2.2 mm。內部集成天線檢測電路,配置單獨電源管理模塊,具有較低功耗性能。模塊電源部分包括輸入端和輸出端。輸入端管腳為CVV、V- BCKO以及V-ANT。輸出管腳包括PCC-RG。定位模塊的主要電源為CVV電源,備份電源為V-BCKO電源。天線供電輸入管腳V-ANT內部通過電感與輸出管腳相連,輸出的電壓值可以用于天線實時供電,其整體結構如圖2所示。
1.3實現雷電災害預測.
系統數據傳輸模塊采用的時一款基于GPRS網絡的無線數據傳輸終端引擎設備。該設備可以有效提供數據傳輸通道,保證通道透明性,方便遠程無線網絡化的數據傳輸,是設計提高有效監測區域的核心構件之。該終端內置30kB大型緩存區,內部采用動態數據劃分技術,提高內存區使用效率。以傳輸終端設備為核心的數據傳輸模塊采用通用分組無線服務技術,簡稱RPSE。其傳輸主要以數據包的形式進行。數據包內部為DTU,即數據傳輸單元,傳輸過程分為三部分。首先將定位模塊發送傳輸的信號數據轉換為IP數據包,再將IP數據包通過無線傳感網絡,傳輸給終端設備或者服務器,最后將已經完成傳輸業務的IP數據包轉換為串口數據。整個傳輸過程主要由客戶設備、DTU、后臺數據中心以及服務器SOCKEY連接,構成整個傳輸脈絡。在數據傳輸錢,客戶設備主要通過傳輸接口232以及串口485與DTU相互連接,將傳輸信息注冊到后臺數據中心,實現數據調用和存儲。數據包DTU整個工作過程如下:數據包連通后,讀取內部PT-FLASH中的撥號參數,串口數據波特率以及數據中心IP地址等工作參數;數據包登錄后臺網絡,進行網絡PPS撥號,撥號成功后,提取后臺分配IP地址;將數據包與數據中心相連,建立通信鏈路,鎖存災害信息,完成雙向通信,實現數據預測。2實驗數據分析
上述過程完成了基于無線傳感網絡的雷電災害預警系統的設計。為了詳細驗證該系統能否有效提高雷電災害預警監測范圍,進行實驗。根據實際地址情況,在雷電災害仿真基地共設置五個仿真探測點,點位坐標分別為( 120.356 852 65°,31.558 623 26°) ( 120.559 655 26°,
31.526 536 23°) ( 120. 365 625 689°, 32.265599 85°)
( 120.265 869 850)( 120.658 885 48°,31.903 405 85°)。
在上述仿真探測點上,分別設立實驗組和對比組。令實驗組選擇新設計的雷電災害預警系統,令對比組選擇傳統預警系統,分別進行預測。點位1數據接收到的時間段為1.37 s、點位2數據接收到的時間段為1.28 s,點位3數據接收到的時間段為1.35s,點位4數據接收到的時間段1.33 s,點位5數據接收到的時間段為1. 19 s。針對數據接收結果,分別對比五個探測點,以及實驗組和對比組云地閃和云間閃的有效監測預警范圍http://www.cmfantasia.cn/。
2.1云地閃有效預警范圍對比
按照數據信息,將實驗組和對比組云地閃的測量數據進行解析,提取完全有效數據和次有效數據,對比其有效范圍,其結果如表3所示。(有效數據指準確率為95%以上的數據,次有效數據為準確率在85%以上的數據。表3云地閃有效預警范圍對比平方公里到3.32平方公里之間;對比組有效和次有效監測范圍分別為1.01 到1.15平方公里和2.89到3.01.平方公里范圍內。根據數據范圍可以直觀看出,實驗組的有效預警范圍提高了19. 5%左右。
2.2云間閃有 效預警范圍
按照上述方式,對實驗組和對比組針對云間閃的有效預警范圍進行統計,其統計結果表4所示。表4云 間閃有效預警范圍對比
根據表4數據可以看出,實驗組云間閃的有效預警范圍同樣高于對比組,經過計算,整體災害預警范圍提高了13%。通過兩次對比實驗,可以證明設計的基于無線傳感網絡的雷電災害預警系統可以有效提高預警范圍。
3結束語
設計了一種基于無線傳感網絡的雷電災害預警系統。首先介紹了系統各子模塊的設計方法。研究了360 度感應式雷電傳感器其信號采集、放大濾波處理、主控采集過程;定位模塊的內部結構以及語句格式;數據傳輸模塊的有效傳輸路徑和原理。最后進行對比實驗,通過設計對比組和實驗組,分別針對雷電災害的云地閃和云間閃進行有效范圍提取,判定新設計的災害預警系統能否有效提高預警范圍,實驗證明,,該系統具備有效性,可以進一步推廣使用。
中為防雷器浪涌保護器智能防雷監測系統http://www.cmfantasia.cn/knowledge/1108120.html